白肋翻脣蘭-白肋翻脣蘭
時間:2022-04-28 17:39瀏覽次數:192
白肋翻脣蘭,蘭科(Orchidaceae植物。產香港、臺灣。
基本信息
白肋翻脣蘭種中文名:白肋翻脣蘭種拉丁名:Hetaeria cristata Bl.命名來源:[Coil.Oreh.Arch.Ind. : 103. 1858]中國植物誌:17:183屬拉丁名:Hetaeria亞族中文名:斑葉蘭亞族亞族拉丁名:Subtrib.Goodyednae Klotz.族拉丁名:Trib.Neottieae Lindl.亞科拉丁名:Subfam.ORCHIDOIDEAE科拉丁名:Orchidaceae綱拉丁名:MONOCOTYLEDONEA門拉丁名:ORCHIDACEAE形態特徵
植株高10--25釐米。根狀莖伸長,莖狀,匍匐,具節。莖暗紅褐色,具數枚葉。葉片偏斜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3--9釐米,寬1.5--4釐米,沿中肋具1條白色條紋或白色條紋不顯著,背面淡綠色,具柄,葉柄長1--2.5釐米。花莖直立,長5—15釐米,被毛,具1--3枚鞘狀苞片;總狀花序具3—15朵疏生的花;花苞片卵狀披針形,褐紅色,長5—8毫米,寬2..5—3毫米,被毛,邊緣撕裂狀;子房圓柱形,不扭轉,被毛,連花梗長7.5—10毫米;花小,紅褐色,半張開;萼片背面被毛,紅褐色,具1脈,中萼片寬卵形,長2.8--3毫米,寬2毫米,先端急尖,與花瓣粘合呈兜狀;側萼片偏斜的卵形,長3.2--4毫米,寬2--2.3毫米,先端急尖;花瓣偏斜,卵形,白色,極不等側,長2.8--3毫米,寬2毫米,無毛,先端急尖,具1脈;脣瓣位於上方,兜狀卵形,呈舟狀,長3.5毫米,基部淺囊狀,內面具2枚角狀的胼胝體,脣盤上具一羣縱向不規則散佈的細肉突或具2條縱向脊狀隆起,近中部3裂,側裂片直立,半圓形,中裂片卵形,凹陷,先端鈍。花期9--10月。產地分佈
產香港、臺灣。生於山坡林下。日本、菲律賓、印度尼西亞(爪哇)也有。模式標本採自印度尼西亞(爪哇)。[1]